山東手機報訂閱方式:
移動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8000
聯通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
電信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97009
大眾網
|
海報新聞
大眾網官方微信
大眾網官方微博
時政公眾號爆三樣
大眾海藍
大眾網論壇
山東手機報
山東手機報訂閱方式:
移動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8000
聯通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
電信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97009
2021
解放軍報
王衛東 李一葉 李永飛
手機查看
人物簡介:沙子呷,男,彝族,2002年12月入伍,現任火箭軍某工程旅營長,先后參加10多項國防工程建設任務,10余次擔任突擊隊長,榮立二等功2次、三等功3次,是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,2019年被評為火箭軍第九屆“十大礪劍尖兵”。
沙子呷在指揮施工。劉明松 攝
50公斤重的水泥,他兩腋各夾一袋,在山路上一路小跑;腳趾被鋼板砸傷,他忍著鉆心劇痛,堅持施工,直到傷口潰爛穿不了鞋。
他是沙子呷,火箭軍某工程旅營長。他的“鐵人”名號,在火箭軍工程部隊無人不知。
作為導彈工程兵,陣地施工苦累不說,遭遇危險也是常事。在官兵眼里,沙子呷有一副“鐵膽”:哪里任務最重,他搶著干;什么地方最危險,他出現在哪里。
某重大國防工程施工區域地質結構復雜,作業空間是不到80厘米寬的巖層夾縫,悶熱缺氧、煙塵彌漫。“我來!”沙子呷第一個鉆進去,連續作業近2個小時。
“石頭再硬,也比不過咱導彈工程兵的鋼鐵之軀!”那年,沙子呷帶隊轉戰高原。在“生命禁區”施工,缺氧環境讓人渾身使不上勁。他每天第一個進洞,最后一個壓陣歸營,帶著官兵挑戰體能極限,刷新多項高原地區施工紀錄。
鐵一般的作風,源于鐵一般的信念。聽著“彝海結盟”故事成長的沙子呷,從小就向往當解放軍,他說:“沒有黨組織培養,我不可能從一個放牛娃,成長為一名少校軍官。”
當連長時,某施工陣地突遇大塌方,泥水滲漏,碎石墜落,二次塌方隨時可能發生。“你們連主攻,攻克塌方段,能行嗎?”營長找到沙子呷。
“能!”他立即帶領黨員突擊隊,爬上高空作業架,連續奮戰70多個小時,及時排除險情。
如今,一有急難險重任務,旅領導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沙子呷。領導看重他的,是他鐵一般的擔當。某施工任務,面對超大跨度、超高斷面的作業面,以及通風排煙不暢、溫度高達50多攝氏度等不利條件,沙子呷攀爬在滿是鋼筋斷刺的高空鐵網間,鏖戰3天3夜,吃住都在作業面,最終攻克難題。兄弟單位官兵感嘆:“‘鐵人’名不虛傳!”
沙子呷深知為導彈“筑巢”是天大的事,等不得更慢不得。他給自己立下鐵規矩,也給官兵樹起鐵標桿:寧可脫掉幾層皮,不讓導彈等陣地。
“樣板工程,鋼鐵陣地,是營長帶我們用鋼鐵意志打造出來的。”一級軍士長陳吉超說,每天早上6點交班前,沙子呷都要進陣地把所有作業面看一遍。午夜后查完鋪,他才肯躺下,要是遇到復雜施工段,干脆蹲守在工區。“他就是陣地‘鐵人’。”陳吉超說。